肝硬化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难以治好的疾病,所以不少人在知道得了肝硬化之后,心理上都受到了很大的折磨。面对这种治好希望不大的疾病怎么办呢?中医胡远忠医师指出:每一种疾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阶段,肝硬化也是一样。肝硬化虽然治疗难度大,但并非不可治好,选对方法是关键。
胡远忠医师介绍说:只要患有慢性肝病,必然伴有肝纤维化。过去普遍认为肝纤维化一旦形成,无法逆转,近20年来,肝纤维化的研究取得了很大地进展,在概念上、病理形成机制上、诊断及治疗等方面都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显着的进展,尤其在治疗上证实肝纤维化与一定程度的肝硬化都是可逆的,部分药物可促进肝纤维化逆转,并肯定中医药具有较好的综合疗效。
胡远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毕业于四川省达州中医学校中西医结合专业,曾在四川省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省岳池县中医院进修学习,得到多位专家教授的指导,对病毒性 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肝癌等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
中医怎么辩证肝硬化的症状
1、疏肝健脾,兼以活血
肝郁脾虚型:多属早期肝硬化患者,并见胃纳减少,胸腹闷胀,两胁胀痛,嗳气不舒,四肢倦怠,乏力,便溏,面色萎黄,入暮可有足趺微肿,舌色或暗红或淡,舌体较胖或边有齿痕,脉象虚弦,重按无力。
2、运脾利湿,理气行水
水湿内阻型:属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轻症,症见腹胀如鼓,快速治疗肝病按之坚满,或如蛙腹,两胁胀痛,胸闷纳呆,恶心欲吐,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舌淡红,苔白腻或薄白,脉弦细。
3、疏肝理气,活血消积
气滞血瘀型:多见于肝硬化代偿期,亦可见于失代偿期患者,除消化道症状外,尚有肝脾肿大,压痛明显,质硬,面色晦暗或紫暗,有蜘蛛痣和肝掌等。
中医治疗肝硬化的优势:传统中医学并无肝纤维化概念,但近几十年来中医学对肝纤维化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为正虚血瘀。但在肝纤维化病变的不同阶段、不同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的证候类型,常见有肝胆湿热、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等主要证型。在辨证治疗时,应病证结合,基本治法与辨证论治结合灵活运用。
很多人以为肝硬化并不是疾病,其实中想法是错误的。如果得了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严重的会导致肝癌的出现。希望广大患者朋友在平时能够多加注意,一定要积极的到医院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不会构成生命危险。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