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与疾病相处的“艺术”

来源: 2019-05-16 07:23

日前,笔者门诊来了一位女士,她拿着一沓外院做过的各种查看,愁容满面地进来找我。

  日前,笔者门诊来了一位女士,她拿着一沓外院做过的各种查看,愁容满面地进来找我。她除了甲状腺稍有肿大以及TSH有个上扬的小箭头之外,并无显着不适。当被奉告她的问题正是与之前其他医院的确诊相同,即甲状腺肿伴有亚临床甲减时,她满脸怀疑,问了一连串问题:“这个病真的没关系吗?”、“吃什么药?有副作用吗?”、“需求手术吗?”、“能治根儿吗?”我登时哑然!现代社会,慢病异军突起,像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将会随同毕生。在与疾病同处时,一条路走到黑是不明智的,咱们要学会与之同处的艺术。

  【看病除根?】

  说这之前,不得不先阐明一下“症状”和“体征”。症状是患者对不良感触的主诉,它不同于体征。体征是医师经过各项查看得到的与疾病有关的阴性或阳性客观发现。而患者常以自己的症状来判别疾病是否已愈。一些人因自身症状的减轻或消失而不注重疾病,终究失掉医治的最好机遇或导致复发。而另一些人因自感躯体或器官的不适,深信自己“有病”或“病没断根”而重复求医,以至于越治越病。在医师看来,疾病之“根”仅仅相对性的概念,“斩草除根”并不肯定。小小的伤风不吃药都能好,但无法确保你这辈子不再伤风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更是获得了人体“毕生居住权”。因此,医治疾病还得考究尺度,不能一味对疾病“追杀”而不管身体的承受能力。拔一根毛发还能使人疼上一阵子,何况是将疾病连根拔起?

  【无副作用?】

  许多人看了药品阐明书后登时神伤,治好一个病,出来三、四个副作用,哪还敢吃药啊!其实,药品阐明书上罗列的不良反应越多,阐明对此药了解得愈多,运用阅历也愈丰厚。反之,不良反应越少,可能是其还没被研讨透彻。而声称绝无毒副作用则简直成了骗子们的专用的广告词。七分药三分毒,副作用既是药理作用的一部分,药物无毒仅仅相对而言。而呈现副作用是一个概率的问题,并不是每人都会呈现。就像买彩票相同你总能看到或人中奖,但不是你去买也一定会中奖。不相同的是你不买彩票不会有丢失,不吃药却会耽搁病况。总归,不要盲目寻求“无毒副作用”的新药、进口药或贵重药,只需最适合自己病况的药才是最好的挑选。

  【力求完美?】

  咱们低矮门诊的病例中经常会有“嫌个矮”的主诉,原因是家长或孩子诉苦个子太矮。其实他们的身高现已是平均水平了,可是为了跳舞或其他原因此想长的更高。终究咱们的低矮门诊变成了“增高美容门诊”!当然,寻求完美无可厚非,可是为了到达完美而运用的十分急进的医治办法往往会使成果拔苗助长。君不见为了长高而打断双腿,终究残废;君不见为了美容而隆胸,终究乳房爆裂。如此沉重价值真实不值。一个盛水用的木桶,假定它的缝隙在底部,当然需求修补;可是破口若在常用水位之上,为了完美去修补木桶,只会让修补用的铆钉以及修补过程中的敲敲打打对木桶形成更大的损伤。有些所谓的缺点对个人的工作和日子并无大碍,与其花大心思去补偿它、医治它,不如将时刻精力用在学习怎么正确摄生和保健上。

  【与疾病同处的艺术】

  看到这,咱们应该理解为何我对文章最初的那位女士感到哑然了吧!甲状腺肿兼并亚临床甲减仅仅甲状腺功用减退的亚临床状况,只需确诊清楚,就可以暂时调查,调整日子起居以及心思状况,而不用急于镇压,更犯不着动刀子。对大部分良性疾病来说,病自身并不严峻,可是患者对这个病的忧虑和焦虑对身体的影响更大。往往许多患者先是精力跨了,紧接着是处处求医问药。所以有种说法:许多患者不是病死的,而是让病给吓死的。长时间与病魔相伴的作家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说过,他的工作是患病,写作才是业余。他以为“患病也是日子体会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独具匠心的游历”。这种心态值得咱们学习,当疾病现已来临你的身上,你欢欣或许哀痛,疾病就在那里,何不平心静气地与疾病同处呢?正如甲状腺功用减退症,它怕冷,你就戴帽、戴围巾,多加些衣服,坚持适合训练;它喜爱蛋白质和碘丰厚的食物,你就多吃些鱼、海带等;它要长时间服药代替,你就坚持不忘地按时将药送到。疾病在得到你的“尊重”之后天然也不会来找你费事,你们天然也就风平浪静。假如千里送君终能有一别,天然要为健康感到高兴。假如朋友要终身相伴,寸步不离,那也认了,就和它白头到老吧!

  生老病死人人必经之,抱病也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如气候相同,不能老是晴空万里。又比如四季更迭,不能总过夏天或冬季。所以人的终身,身体要阅历各种疾病检测,小到牙痛、伤风、咳嗽,大到心脏病、高血压、癌症,人生在世在所难免,没什么了不得,最要害的是学会和疾病同处的艺术,已然它现已伤了你的身,就不要再让它伤了你的神。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亏本的生意就不要再做了吧!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当代健康 > 医学聚焦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