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原因引起的免疫抑制能够导致免疫操控的损失,引起 HBV 的再激活,然后导致一系列的结果,从亚临床的 HBV DNA 增加到黄疸乃至引起暴发性和/或致死性的肝衰。HBV 再激活常见于肿瘤化疗。
《2015 年我国缓慢乙型肝炎防治攻略》中指出,缓慢 HBV 感染者在承受肿瘤化疗(包含新式分子靶向药物医治)或免疫抑制医治进程中,约 20%~50% 的患者可呈现不同程度的乙型肝炎再激活,亦有文献报导高达 60% 的肿瘤患者在承受化疗时会发作 HBV 再激活,其间以淋巴瘤患者的 HBV 再激活率最高,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视。
HBV 再激活的界说
关于 HBV 再激活界说没有一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在 2009 年更新的缓慢乙型肝炎攻略中将 HBV 再激活界说为「非活动性 HBV 携带者或 HBsAg 阴性/抗-HBc 阳性者再次呈现活动性肝脏炎症坏死」。2012 年日本学者主张界说 HBV 再激活为:
1. 关于 HBsAg 阳性患者,将 HBV 再激活界说为 HBV DNA 超越基线水平 10 倍;
2. 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阴性患者血清 HBeAg 转阳;
3. 关于 HBsAg 阴性患者,HBV 再激活则界说为血清 HBsAg 转阳;
4. 关于基线 HBV DNA 不行测的患者,HBV 再激活的界说为血清 HBV DNA 可测到。
可导致 HBV 再激活的抗肿瘤药物
现在现在已知或许导致 HBV 再激活的抗肿瘤药物主要有:
1. 类固醇:氢化泼尼松、地塞米松、甲泼尼龙;
2. 蒽环类:多柔比星、表柔比星、柔红霉素;
3. 抗肿瘤代谢剂:阿糖胞苷、氟尿嘧啶、吉西他滨、巯嘌呤、甲氨蝶呤、硫鸟嘌呤 ;
4. 烷化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异环磷酰胺、洛莫司汀;
5. 长春花生物碱:长春新碱、长春碱;
6. 紫杉类:紫杉醇、多烯紫杉醇;
7. 铂类:顺铂、卡铂;
8. 抗生素类:丝裂霉素、博来霉素、放线菌素 D ;
9. 其他细胞毒药物:依托泊苷、甲基苄肼、达卡巴嗪、氟达挖滨;
10. 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
11.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
12. 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干扰素;
13. mTOR 抑制剂:依维莫司。
HBV 再激活的防备
我国成人曾感染过 HBV 的份额较高,因此在肿瘤患者承受化疗、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医治前,均应惯例筛查 HBsAg 和抗 HBc。
HBsAg 阳性的患者有必要承受防备性抗病毒医治,主张选用强效低耐药的核苷/核苷酸类似物进行防备医治,防备医治有必要贯穿整个免疫抑制的进程,并且在免疫抑制医治中止后持续保持 6~12 个月,并在抗病毒医治完毕后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随访和监测以保证没有肝炎的活动。
有 HBV 感染依据的患者,即抗 HBc 阳性,伴或不伴抗-HBs 阳性者,推荐在化疗和免疫抑制医治中及医治后进行定时的 HBV 相关目标检测。
NCCN 攻略对淋巴瘤兼并 HBV 患者清晰主张在化疗期间选用 PCR 法每月检测 1 次 HBV DNA,而化疗完毕后每 3 个月检测 1 次 HBV DNA。日本专家主张对 HBsAg 阴性/抗-HBc 阳性的淋巴瘤患者每月检测 1 次 HBV DNA ,每月至少检测 1 次 ALT、AST,并监测至化疗完毕后至少 1 年。
关于承受化疗或免疫抑制医治的患者有必要遵从美国肝脏病协会(AASLD)和亚太肝脏病协会(APASL)的攻略(如下图)。
参考文献
1. Effectivenes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rveillance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
2.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entecavir prophylaxis for rituximab-associated hepatitis B virus reactivation in patients with lymphoma and resolved hepatitis B.
3. 2015 年版攻略《2015 年我国缓慢乙型肝炎防治攻略》
4. 国际胃肠病安排全球攻略-乙型病毒性肝炎
5. 我国淋巴瘤兼并 HBV 感染患者办理专家一致(2013)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