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星球大战》是这个星球上名声最响的IP之一。它总能创造或打破各种票房纪录;成为无数男女万圣节着装的灵感;它的对白融入并影响好几代美国人的日常对话;在全球任何角落都能找到自发形成的“星战粉丝团”……
究竟是什么让《星球大战》如此迷人?我们找来了50位星战粉丝,分享他们的“入坑”经历。
李淼
其实我并没有觉得星战的世界很特别 ,无非是说银河系中有各种文明,各种生物,互相之间发生战争,而且貌似都是碳基生命,还没有看到硅基生命。所有这种太空歌剧式的电影和小说,它的前提其实都一样——我觉得这是个非常荒谬的前提——为什么几乎所有的智慧文明发展到可以航天的时候,都是同一个时期,否则他们不可能在同一个时期相遇嘛
Force 大于一切我觉得倒不见得是完全非科学的,谁知道呢?虽然我也不相信有这种原力存在,但科幻嘛,在没有明显违反当下科学的框架里面是可以想象的。
李淼,一位(声音十分性感的)理论物理学家。已婚。
LemonWitch
(。•́︿•̀。) 因为男朋友是美漫迷,他带我入坑的,还担心我看不下去星战123的上古特效,买了好吃的陪我一起看……顺便边看边给我科普……
到了第七部,我预购的首映场正中间的票和星战的卫衣,带他去看的,也算是小惊喜吧……|・ω・`)
没想到这么宅的采访也能被秀一脸恩爱……
张小北
星战电影我是在90年代中期上大学时通过录像带看到的。但我在很早的时候就通过连环画和中文小说了解了这个故事。作为在80年代完成中学教育的人,我一直对科幻都非常有兴趣。而《星球大战》则是那个时代中国人对外国科幻电影的启蒙。
《星球大战》严格说来它不算是“科幻”,它算是广义上的“幻想”类型,只是有一点点科幻的外衣而已。它的魅力来自热爱它的观众在30多年的时间里,和创造者乔治·卢卡斯共同缔造并完善了这个世界。它是一个属于所有热爱星战系列的观众的世界,并且愿意敞开大门随时接纳新来者。
我对重启的星球大战系列仍然保有热情和期待,但同时我也知道,我所热爱的那个星球大战已经一去不返了。作为一门关系到几十亿美元的大生意,现在的星球大战系列需要考虑、顾及、平衡的元素太多了。它仍然会让我们这些“原教旨主义”星战粉丝热泪盈眶,但我知道,那个充满魔力的时代已经逝去了。
南方战士
我真正迷上星战其实是1998年,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电脑,商家附赠的光盘里面有《星球大战》的游戏。刚好那一年,前传第一部又开始宣传了,99年上映后,就此一发不可收拾。
其实现在回头看,98年看的那些星战小说翻译真的是非常糟糕的,纯粹是被情节吸引。刚好这两年,果壳网重新出了一套星战小说,我有幸参与了审订工作,这倒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轮回。
我现在管理的星球大战中文站其实是1998年(真巧,又是这一年)一位广东的星战迷建立的个人网站,2001年改组成了一个论坛,这才开始聚集起了各地的粉丝。2008年,他把这个网站交接给了我,我们一帮人纯粹凭着热爱经营至今。
既然答应了帮南方站长打广告……请大家自行搜索“星球大战中文站” :)
大晟
最开始录像带时代,家里带我去租带子,除了卡拉OK以外最显眼的的就是贴着手写的星球大战标签的带子,有一和二,好像是加起来六盘。第一次看完激动的睡不着,到处找旧灯管。嘿嘿,那会儿特想拆了自己家的灯管,经常盼着它坏我可以出去威风一把。
当时市面上还有小人书,中国人画的连环画版本的星战,那个也买了,那里面反派叫黑勋爵,为了查勋怎么读我第一次主动去翻了字典。
对了,我现在当然有光剑了,这是在居庸关活动时拍的照片
罗冉峰
2008年,克隆人战争动画在美国 cartoon network 频道推出,星球大战中文网进行了字幕汉化,我就是通过找资源发现星战中文网的存在,并于2009年正式注册为会员,并彻底迷上了整个星战体系。
星战中的这个世界其实是把人类地球社会放在太空的维度上来进行描述,所以主体还是不同势力的战争、政治角力,伴以不同种族(人种)之间的冲突与合作。这个宇宙没有像三体、基地这种作品,考虑宇宙文明之间发生战争是怎样的可能性,而是把人类的坦克大炮狂轰烂炸简单地复制到太空中。表面很肤浅,但起码场面很好看。加上电影外的作品把星战宇宙的历史拉到数万年那么长,为星战注入浓重的史诗味道,气势更加磅礴。
汪雨舟
我是被@罗冉峰 带入坑的。
蔡寒阳Warwick
表哥是星战粉,小时候在他家看见过维达的模型,纠缠着他要,他给我了,但那时候没看过电影,都不知道那个是啥。后来星战前传在中国上映,我表哥以为我喜欢星战,带我去看。看完以后每天拿个衣服杆子当作光剑搁那儿耍,跟发小儿对砍,还戳到过我妈…… (黑历史哟喂~)
饼干
最开始是90年代通过录像带接触的,当时流行美国的动作片和科幻片,父亲和人交换了各种片子来看,其中就有帝国反击战。以前没看过这种类型的片子,印象特深刻。
至于501军团,国内的是我和北京的一位同好宋一凡建立的。05、06年的时候,由于对星球大战的兴趣开始在网上搜索相关的信息,机缘巧合看到了501军团的照片,对这个组织产生了特别大的兴趣,对星战的热爱不是买买玩具什么的,而是直接成为星战里的角色。
07年我在英国碰到了军团的创始人,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在国内寻找同好的时候与宋一凡相识,我们一起订购了装备,通过1年多的组装和调试,在经过美国总部审核后,正式成立了501军团中国驻防军。现有50人左右,各行各业都有,以70和80后为主,因为501军团装备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有精力以及经济基础做保障。
简单科普一下,饼干在中国创立的“501军团”是全球501军团的一部分,这个听起来很神秘的团体是1997年在美国由星战迷创立的 cosplay 组织,专门扮演星战世界中的反派角色。
Dean Victor
我记得90年代,我爸就带我一起去电影院看过星球大战。前不久刚看了第七部(《原力觉醒》),我觉得从电影本身来看还是很不错的,角色讨喜,演员表演也很好,尤其是几位英国演员。但这一部的情节真的很糟糕,而且其中的是非观也很幼稚。
说实话,我觉得你们中国媒体最应该写的,应该是《星球大战》是如何误解了中国的哲学,也就是“阴阳”。在《星球大战》里面,反派的恶都是毫无来由的,但善与恶的界限其实是没有办法分得那么清楚的。唯一的例外是 Darth Vader,所以我一直觉得3部前传的价值被低估了,因为这3部阐释了一个人由善变恶的过程。
其实作为一个星战迷,我迷的并不是电影本身,而是那一整个世界观设定。这个庞大的世界观里不仅包括7部电影,还有小说、漫画、游戏……对我来说,它们都是真切可感的。拿《星际迷航》来对比,虽然我也很喜欢星际迷航,但它的世界观设定无法让我产生星战那样的共鸣。
Dean 应该算是国外最常见,也最真实的那种星战迷——这些从小看着星战长大的老外其实并不像情景喜剧里那么狂热。
天灵
我记得我是很小的时候,不记得是小学还是学龄前了,家里有星战的碟子,跟着大人看了一下,只是有个印象,真正重刷并且迷上是大学时候下载下来看的。这次第七部上映,还特地留香港看了首映。
不过说实话,第七部觉得剧情不怎么样,但是满满的都是回忆,从看到千年隼哭到看到卢克。但作为一部单独的电影来说还是蛮失望的。
林見東
第一次看星战是1989年央视播出《帝国反击战》,第一次领略星战的风采就是从系列评价最高的一集开始,不仅领略了天马行空的科幻想象,人物冲突与情感纠葛也印象深刻,I am your father.成为一整代中国星战迷的集体回忆。
我本人并不是真正的硬科幻迷,但相比其他极客所中意的科幻作品如《星际迷航》系列等,我认为系列最大的优势在于史诗般的世界观、中西结合完备的原力理念、悲剧式的武士宿命及对抗专制的抗争精神,这些元素通过当时先进的电影技术手段融会贯通,以人性情感的核心去打动观众。
丁诗颖(幽灵)
我叫幽灵,作为一个有很多年幻龄的科幻迷,很多科幻迷可能都认识我。我从事科幻出版的工作,所以科幻对我来说既是爱好也是工作。
我第一次看星球大战大概是读大学的时候。那时候开始大量接触科幻电影,作为一个科幻小说的爱好者,这是很自然而然的事。在科幻活动与聚会中,科幻迷经常会喊出电影中的“愿原力与你同在”(May the forth be with you)——就像是一个借口暗号一样,也经常会有人拿着光剑。这些已经成为科幻爱好者的一个标志了。
李逸凡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科幻,系统地看星球大战应该是几年前,因为特别火,所以哪里都能扯上那么一点星战。对了,星战游戏旧共和国十分经典,也是常玩的。
第一次看星战的话应该是很小了,我记得是央视八套还是六套说到了西斯的复仇上映了什么的……这部是在国内上映了的,后来就去电影院看了。当然当时特别小,完全不知道讲的什么……
纳布
我居然是通过机器猫知道《星球大战》的
Astrovoyager
还是那时看到的宇宙场景被震撼了,然后就是1999年EP1上映,了解了整个故事的历史,然后开始。更多人在日系时,我们开始做星战之类的美剧,做字幕组学东西,当然,这是后话了。
鱼小宝
我其实是在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才第一次看的星战,也就是episode 456。看完感觉特技对于那个年代来说很不错,但是星球大战给后来的好莱坞科幻片甚至大片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就是重視特技和打斗场面的刻画,但是情节并沒什么深度。
看完第一部我感觉有点郁闷……其实我是《沙丘》迷,第一部星战是1977年上映的,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电影是在1976年开始的,比星战还早。但是因为投资原因搁浅,好莱坞认为卖艺术的科幻片沒有市场,都投給了星球大战。所以我就觉得星战是一部商业科幻片的老祖宗。
三体针眼画师
20年的科幻迷,94年开始看科幻世界,高中为了看懂前传1把正传看了一遍,就入坑了。太空歌剧的文学价值更高一点,硬科幻更多的是一种点子文学。当然,星战也谈不上文学性,就是好看而已
brrel
还得谢谢谷阿莫,他只用12分钟就带我入坑了。
,"android":{"dlUrl":"http://view.inews.qq.com/newsDownLoad?refer=biznew&src=txvideo_app&ostype=android","openUrl":["tenvideo2://?action=5&video_id=a0180p825px&demandVersion=2.6.0&callback=qqnews://&sender=%e8%85%be%e8%ae%af%e6%96%b0%e9%97%bb"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