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饱、生存都不一定能保障的战争期间,尽管物资短缺,能工巧匠和勤俭持家的主妇们总能变着法子做出各种实用却时髦的“时尚单品”。
1941年,走在伦敦街头的时髦女士们
由于战时物资短缺,制衣时,裁缝得尽可能地节约布料,截短袖长、衣长、裙长,缩小裙摆,收紧腰身,不添装饰,去掉胸口贴袋。这种既节约又简洁干练的军装风格,让女士们更加英姿飒爽,走上街头就是一道亮丽风景。
1943年,一张提倡父母给孩子买大码衣服的海报
战争年代,普通人想穿新衣服都不容易。对拖儿带女的妇女们来说,更难的是要应付小孩子长个太快而没衣服穿的窘境。有些深谋远虑的妇女给孩子买衣服时会买大几码。宽松的五分裤渐渐穿成合身的裤衩,小伙子还是一样地帅。
装得下防毒面具的手提包
拧开盖子就能抽出防毒面具
二战时,面对毒气战的威胁,英国制造了4千万个防毒面具,并建议人们随身携带。不难想象,出门提个防毒面具该有多傻气,追求时髦的女士们更是无法容忍。感谢制造商制造出这款装得下防毒面具的时尚手提袋,拧开盖子,就能抽出一整个防毒面具。
印着毛线针和毛线球图案的手工两件套套装
战时的物资配给制度让家庭主妇们不得不精打细算。她们很少买成衣,大多自己动手做,缺布料时甚至会用上自家的旧毛毯和不限量的全黑窗帘。男人上场打战,囤在家里的衣服自然也成了主妇们做裙子和夹克的布料。图中这件女士套装就出自一位巧妇。
蛇形手镯
这个晶莹剔透的蛇形手镯,谁能猜到是飞机制造厂的工人用飞机废弃的挡风玻璃做的。巧匠们用这些废品做的耳环、项链、珠宝,给战时总穿着灰、蓝、黑的朴素外衣的女士们添了不少彩。
会发光的纽扣
二战时,为了避免被德国轰炸机锁定目标,英国一到晚上就强制停电,路灯和所有照明物都被熄灭。人们见招拆招,发明了在黑暗中会发光的纽扣、塑料花。夜里出门还能带上会发光的手提包。
连衣裤
二战时,半夜里警报一响,女士们就得在分秒间穿好衣服躲进防空洞。为此,她们设计了一套就能穿上的连衣裤。干起活来也更方便了,当然,也不失时髦。
1945年6月,一位新娘穿着降落伞制作的婚纱
战争期间,要想结婚,都愁找不到一件像样的礼服。巧妇们却能把用结实的尼龙布料制作的降落伞改造成梦幻的婚纱。一结完婚,这婚纱还能做成裙子,做外套的衬里,要是绣上花就是一块漂亮的手帕。
用英国大兵的军帽制作的粉饼盒
即便是战时,一些女士依然追求妆容得体。物资匮乏,她们就把英国大兵的军帽做成粉饼盒,打开帽盖就是一块嵌得刚刚好的粉饼。她们还会把甜菜根汁当成口红抹在嘴唇上,用鞋油当睫毛膏,甚至在腿侧画条线,假装穿了丝袜。
蒙巴顿伯爵夫人用地图做的内衣
不仔细看,还以为这套性感漂亮的内衣上面印的是清新脱俗的花纹。这套用逃生地图裁剪而成的内衣,是蒙巴顿伯爵夫人就职于英国空军的男性朋友送给她的。别小瞧,这可是丝绸制的,摸起来非常顺滑。
警报响起,一位救护工作人员却在涂口红
战争看似和时尚互不相容,但在艰难残酷的战争中也要保持尊严和美,战争要赢,人也要美。
编辑/钱杨 文/李婷婷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