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脸书流行“像比尔一样”的系列漫画。“比尔”有时对着电脑展示对于社交网络的态度,有时手捧鲜花分享对于人际交往的经验。作为“网红”,“比尔”和“小明”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却又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有特色。当中国的“小明”在各种课堂上讲着冷笑话的时候,美国的“比尔”是怎样攻占社交网络的?
“像比尔一样”是一组以简笔画小人搭配文字走红的系列漫画,主人公“比尔”在第三人称的叙事中传达在社交网络中应有的包容的理念,也因此走红网络。
“这是比尔,比尔对于很多事有不同的观点,他知道别人也会有自己的看法。比尔不会以为和别人意见相左就认为这是别人的错。比尔很聪明,要像比尔一样。”
有网友表示中国有小明,美国有比尔。当段子手小明各种冷幽默扰乱课堂秩序的时候,比尔则是云淡风轻的抨击社交网络各种常态。
“比尔外出吃他最喜欢的食物,可是他不会在脸书po图”
“比尔出门看到雪花飞舞,他知道朋友们也会看到这样的景象,因为他们也有窗户”
“比尔喜欢玩游戏,有些人不玩游戏,所以比尔不会向他们发出恼人的邀请”
事实上当网友们转发或点赞“要像比尔一样”,“比尔”却走着“小明”的模式,他不在拘于单一的生活场景,他的叙事中开始有诸如“小刚”一样的存在于“被讲述”的朋友。
“比尔有个女朋友,他更多的时间用于陪伴女友而非玩手机。要像比尔一样。”
“比尔给女朋友买花,他知道女性需要爱以及被尊重。”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为“Bill is smart”,有些坚定的反对者甚至建立了主页:“不要像比尔和艾米丽一样”。但是,他们对于那些不止比尔才知道的常识也是支持的。
“比尔开车的时候不打电话,他不想因为自己的愚蠢伤害到别人。要像比尔一样。”
“比尔”和“小明”的走红反映了网友对于生活的反思和调侃,所以关于谁创造了他们是个答案显而易见的迷之问题。
“比尔”的大多数行为都是网友的创意:他有了一个叫艾米丽的女朋友,他不仅说英语,也讲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他有着明确又暖心的生活准则,他不是比尔·盖茨,也不是盖茨·比。他是比尔,很多网友喜欢他,并表示“要像比尔一样”。
编辑/杜强 文/乔梦雨
(图片均来自网络)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